七十四、发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,烦躁,四逆者,茯苓四逆汤主之。发汗或攻下之后,病证没解除,有烦躁、四肢厥逆的症状,用茯苓四逆汤治疗。发汗或攻下之后,能产生阴虚的情况或者阳虚的情况或者阴阳两虚的情况。阴虚者可任其自复;阳虚者可用干姜附子汤;阴阳两虚者用茯苓四逆汤。阴阳两虚者有烦躁的症状用茯苓四逆汤,没有烦躁的症状可以用人参四逆汤。1,烦躁有阴阳虚实之别。大青龙汤证有烦躁,承气汤证也有烦躁,须明白茯苓四逆汤的烦躁为阴证之烦躁。所以,虽然在这里仅仅举出烦躁症,但在实际诊察时,脉诊是当然的,其他症状也必须参酌。茯苓四逆汤证之脉象,应为浮而迟、或者浮大而弱、或者沉迟、或者微而欲绝之类。2,阳证转变为阴证之时,内里有寒,而假热现于外,经常会将其假热误诊为表热。《伤寒论》中所谓之发热,并非必定伴有体温的上升。即使体温达40,如果患者呈苍白面容、恶寒、手足冷、脉迟,此亦当为寒。相反,即使体温不上升,脉数,患者呈红赤面容,主诉有热感,此亦当为热。因此,所谓假热,与体温上升无关,也并非意味着不伴有体温上升的发热。体表有热感,即使体温上升至40℃,如果仍脉浮迟、手足厥冷、舌无苔而湿、小便清澄,此当为假热。表之假热乃因里有大寒所引起。并且,该寒并非从外入里者,为阳气即精气虚,而寒自所生。使用四逆汤或茯苓四逆汤,温煦内里之寒,则表之假热自然会消散。真寒假热而其外有热,有时可误诊为太阳病之大青龙汤证。必须详察脉证而不使有误。若误诊而攻之则促短命期。误将茯苓四逆汤的内有真寒外有假热证,以大青龙汤等使其发汗,则有可能置其于死地,所以在此特别唤起注意。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,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右五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七十五、发汗后,恶寒者,虚故也,不恶寒,但恶热,实也。当和胃气,与调胃承气汤。发汗后,恶寒者,虚故也。发汗太多,身体会虚掉,就会怕冷的现象。前文的方剂芍药甘草汤、茯苓四逆汤、干姜附子汤、桂枝加附子汤都是治疗因虚致寒的方剂,应用的时候辨证论治即可。体质强壮的热发汗后太阳证会进入阳明证,会有但热不寒的症状。只热不恶寒者,产热机能亢进。见烦渴者,为白虎汤证;见腹满者,为小承气汤证;见腹满而谵语者,为大承气汤证。只见热而不烦,为调胃承气汤证。阳明指肠胃:仲师言胃,肠亦包括在内。人的胃,平常都有囤积食物在里面,在胃和十二指肠这一段,在下脘穴与建里穴有压痛,这就是所谓的调胃承气汤,调胃承气汤是承气汤里面最轻的方剂;如果食物堵在小肠里面的时候,会少腹满,压压小肠募穴关元会很痛,平常大便很少,屁放得很多,就是堵在小肠里面,就是小承气汤证;从升结肠到横结肠到降结肠到直肠都属于大肠部分,如果堵在大肠,不会放屁,天枢穴会有压痛,这时候就是大承气汤证。倪海厦注:临床上看到所谓的艾滋病,在西药治疗之前,都是阳明证,阳明无死证,是很好治疗的,西药治疗了之后,就会出现厥阴证,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病人是死在西药的副作用上,不是死在 HIV 病毒上。温馨提示: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用药请遵医嘱。
本文为原创,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!